🩺【剖腹產後失溫症|冷的不是空氣,是身體的警訊】

你知道嗎?根據研究,高達91%的剖腹產產婦在手術過程中體溫會降至35°C以下,是一種已預期的病發症,其中不少人進一步出現失溫症。這不只是「冷」,而是身體發出的危險信號。

🌡什麼是失溫症?

當人體核心體溫低於35°C,身體的代謝與器官功能開始失衡,這就是失溫症。

失溫症分為三個等級:

輕度失溫(35°C–32°C):發抖、疲倦、皮膚冰冷

中度失溫(32°C–28°C):發抖停止、意識混亂、動作不協調

重度失溫(低於28°C):昏迷、心律不整、心搏停止

💉 剖腹產常用麻醉方式是什麼?

大多數剖腹產採用半身麻醉(脊椎麻醉或硬膜外麻醉),讓產婦在手術中保持清醒,藥物不易進入胎兒體內,相對安全。

但在緊急情況下,如胎兒窘迫或大量出血,則可能改用全身麻醉,讓產婦完全昏睡進行手術。

💉 麻醉藥與失溫的關係?

麻醉藥會抑制體溫調節中樞,使身體無法正常產熱。

- 半身麻醉雖風險較低,但仍可能導致體溫下降

- 全身麻醉則更容易引發失溫症,因為會造成血管擴張、熱量流失加快,且病人無法自主調節體溫

⚠️失溫可能帶來的後遺症:

- 心律不整、心功能減退

- 肢體麻木、運動協調困難

- 免疫力下降,易感染肺炎、敗血症

- 急性腎損傷

- 術後心理創傷,對寒冷產生恐懼

🧣出現失溫怎麼辦?

醫護團隊會根據失溫程度採取不同處理方式:

🔸輕度:保暖衣物、熱飲、身體活動

🔸中度:加熱毯、加溫輸液、持續監測生命徵象

🔸重度:插管保護呼吸道、啟動葉克膜(ECMO)或體外循環支援,必要時進行心肺復甦

💬你曾在手術後感受到「冷到入骨」的顫抖嗎?

留言分享你的經驗,讓更多人知道這不只是感覺,而是需要被重視的醫療議題。

#剖腹產知識 #術後失溫 #失溫症 #麻醉與體溫 #媽媽健康守護

#失溫症風險 #失溫後遺症 #產後恢復 #醫療科普 #術後保暖 #麻醉風險 #懷孕真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