🌍【坐月文化系列|亞洲篇】

「坐月」唔止係中國獨有,亞洲媽媽的智慧,細緻得令人敬佩。

🇰🇷 韓國媽媽產後每日飲海帶湯,補血、促乳、排惡露。坐月期間會避免冷食冷水,休息至少21日,由家人照顧起居。海帶湯不但有營養,仲有象徵「清除惡露」嘅意義。

🇯🇵 日本媽媽強調靜養,飲味噌湯、食白飯,少油少鹽,養胃又易消化。家人會主動分擔家務,讓媽媽專注休息。情緒安定亦被視為復原關鍵,不少家庭會安排安靜空間,避免打擾。

🇮🇳 印度媽媽會食薑黃酥油餐,配合草藥油按摩,幫助排毒、收縮子宮。坐月期間多留在家中,由長輩照料,避免勞動與外出。薑黃被視為天然抗炎聖品,亦有助傷口癒合。

🇹🇭 泰國媽媽進行「坐蒸」療法,用草藥蒸氣促進排汗排毒,搭配熱湯熱食,幫助身體排寒與放鬆。這種方式不但有物理療效,仲有儀式感,讓媽媽感受到被照顧與尊重。

亞洲坐月文化雖然各有特色,但共通點係:重視媽媽的身體修復、情緒安定與家庭支持。唔同方法,唔同味道,但目的都一樣——讓媽媽好好休息,好好被照顧 💛

#坐月文化 #產後修復 #坐月唔止一種方法 #PostpartumC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