🌍【坐月文化系列|美洲篇】

「外國媽媽唔坐月」係誤解,美洲媽媽一樣有自己一套復原方式,只係唔叫「坐月」。

🇲🇽 墨西哥有「La Cuarentena」——40日靜養期,媽媽唔出門、唔做家務,由長輩照顧飲食同按摩,強調身體與情緒復原。有時仲會用熱毛巾包腹、草藥浴幫助排寒,整個過程充滿儀式感。

🇧🇷 巴西媽媽產後會食高熱量食物補身,由女性親友輪流照顧,避免勞動與外出。坐月唔止係身體休息,仲係一種社群連結,讓媽媽感受到被支持。

🇨🇴 哥倫比亞媽媽會進行「la dieta」,一段時間內避免冷食、冷水,食用溫熱湯品,配合靜養與按摩,幫助身體回復。這種方式與亞洲文化不謀而合。

🇺🇸 美國雖然冇「坐月」呢個詞,但愈來愈多媽媽選擇在家靜養,聘請陪月師(Postpartum Doula)協助照顧、處理情緒、建立育兒節奏。產後按摩、心理支援、營養規劃都成為主流選項。

🇨🇦 加拿大媽媽產後可申請長達一年育嬰假,政府提供醫療與心理支援,鼓勵家庭共同分擔照顧責任,讓媽媽真正休息。唔止係「唔做嘢」,而係有空間、有制度、有尊重。

美洲坐月文化強調「家庭照顧+社會支援」,唔一定有湯水或禁忌,但有陪伴、有理解、有照顧。

唔同文化,同一目的:媽媽值得被好好照顧 💛

#坐月文化 #產後修復